media coverage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你是什么垃圾?”在上海,聽到這樣的問話千萬別生氣,大媽們絕對是為你好。而有些聽這話聽少了的企業,已經收到了整改通知書。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開始實施。一大早,上海各城管執法隊伍就開始了第一天的巡查工作。在突擊檢查之后,位于愚園路1號的上海宏安瑞士大酒店因未將垃圾分別投放至相應收集容器,而吃了城管執法總隊開出的第一張責令整改通知書。垃圾到底該怎么分、為什么這么分、分錯了要接受什么處罰……這些問題,你真的知道答案嗎?
1Q:聽說最近上海全城都在熱議“垃圾該怎么分”,看來強制垃圾分類馬上就要開始推行了?
A:最近的新聞都在高度關注這件事。自今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這意味著上海將邁入垃圾強制分類時代!
2Q:為什么小小的一袋垃圾,能引起國際大都市的高度重視?
A:大上海,垃圾量小不了。目前,上海平均每天產生近2.6萬噸生活垃圾,平均每兩周就可以堆出一個420米高的金茂大廈。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是由今年1月召開的上海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地方性法規。
一般來說,地方性法規由地方人大常委會制定,只有少數事關重大的法規才由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條例》所享有的“高規格”,體現了垃圾分類的重要程度。
3Q:強制垃圾分類已在上海落地,其他城市也會陸續跟進嗎?
A:當然!日前發布的《關于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決定自2019年起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最近,北京市主管部門負責人也已經表態,將推動垃圾分類立法,新修訂的條例將不光對單位,也將對個人明確垃圾分類責任。
4Q:我(我親戚、我朋友)所在的城市,什么時候開始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A:如果你居住在上海,那么強制垃圾分類現在已經開始。如果你在國內其他城市生活,那請記住兩個關鍵時間點——“2020年底”“2025年前”。
根據《關于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到2020年底,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到2025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5Q:46個先行先試重點城市包括哪些?
A:你要的名單來了!
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各省份的省會城市以及5個計劃單列市(大連、青島、寧波、廈門和深圳)。
以及住建部等部門確定的第一批示范城市——邯鄲、蘇州、銅陵、宜春、泰安、宜昌、廣元、德陽、日喀則、咸陽。
6Q:推行強制垃圾分類,真的有必要嗎?
A:要是你看到“垃圾圍城”的景象,就不會問出這樣的問題了。以上海為例,目前上海龐大的垃圾體量遠超垃圾處理設施的容量。
要解決垃圾過載的問題,就要做好源頭的垃圾分類,盡可能把垃圾“變廢為寶”,也減輕終端的垃圾處理負擔。
7Q:未來垃圾分類制度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我們對此會有專門的法律規定嗎?
A:最近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就包含了垃圾分類的內容。其中用了一章的篇幅明確“國家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
8Q:原來垃圾分類要升級到國家法律層面了!那在這部法律草案里,也會像上海這樣規定處罰措施嗎?
A:《每日經濟新聞》最近的報道是這樣說的:草案提出,不按照有關規定,在指定的地點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單位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個人處二百元以下的罰款。
9Q:看來處罰力度也很大!除此之外,還有什么促進垃圾減量的規定呢?
A:這部法律草案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產生者付費原則,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
10Q:法律的規定的確很成體系,不過我想到一個問題:隨著制度推進的越來越廣,會不會有人覺得垃圾分類太復雜學不會,就是不肯分垃圾呢?
A:把垃圾扔對很重要,但垃圾分類也是有容錯率的。偶爾分錯真的不要緊,不要因為怕分錯而不去分,垃圾分類沒有那么難,也沒有那么復雜。
11Q:垃圾分類雖然是件小事,但意義很大啊!
A:其實,無論是推行垃圾分類還是垃圾減量,都是提醒我們要有一種更加綠色、更加生態的生活方式。
12Q:那我們的生活垃圾到底該怎么分類呢?
A:只要記住下面四種顏色就行啦!——“藍、紅、棕、黑”。藍色代表可回收物、紅色代表有害垃圾、棕色代表濕垃圾、黑色代表干垃圾。
13Q: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我大概明白是什么意思。前一種是不是就類似可樂罐、玻璃瓶?后一種就是用過的電池?
A:對啦!可回收物是指廢紙張、廢塑料、廢玻璃制品、廢金屬、廢織物等適宜回收、可循環利用的生活廢棄物;有害垃圾是指廢電池、廢燈管、廢藥品、廢油漆及其容器等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生活廢棄物。
14Q:那濕垃圾和干垃圾又怎么區分呢?
A:濕垃圾判斷起來很簡單,就是看它會不會腐爛,能不能粉碎。所以說,食物廢料、剩飯剩菜、過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植物都被歸為“濕垃圾”。
15Q:我明白了,那如何辨別干垃圾呢?
A:這個嘛,用排除法就可以了。不是濕垃圾、不是有害垃圾、不是可回收物,剩下來的就是干垃圾了。
16Q:過去家里的垃圾都是干濕混裝的,現在提出要干濕分離,好像有些麻煩。我們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A:垃圾干濕分離很有必要。如果不區分干濕垃圾,焚燒垃圾后排放的廢氣中將充滿有害物質,還會產生大量比劣五類水還要差的滲瀝液。為了藍天綠水,小小的麻煩又算什么呢?
17Q:你果然是垃圾分類的行家啊!那我就考考你吧,有幾種垃圾怎么分?網上一直討論不明白,比如說,小龍蝦該怎么分?
A:小龍蝦就是濕垃圾啊!
18Q:我之前看一張圖說:龍蝦皮是濕垃圾、龍蝦殼是干垃圾、龍蝦肉是濕垃圾……
A:扔個小龍蝦沒有那么復雜!因為小龍蝦、龍蝦殼、龍蝦頭、龍蝦須、龍蝦眼睛……都是屬于濕!垃!圾!
19Q:龍蝦不復雜,那蛤蜊可就復雜了吧?蛤蜊殼是干垃圾、蛤蜊肉就是濕垃圾了,為什么“本是同根生”,就得分成不同的垃圾呢?
A:聽好啦!濕垃圾末端處置的第一步驟是粉碎,考慮到硬貝殼類不易被粉碎并且會對粉碎刀片造成損害,給末端處置帶來影響,所以在歸類中將它們放在了干垃圾。
20Q:哦,我明白了,那骨頭湯里的骨頭應該也是干垃圾吧?
A:對!
21Q:粽子葉這類東西長纖維容易纏繞粉碎機,應該也是干垃圾吧?
A:全對!你舉一反三的能力很不錯!
22Q:其實我也不愛吃小龍蝦,但奶茶可是每天都要來一杯的。據說它的分類比小龍蝦還麻煩?我打算戒了。
A:這種高糖高熱量的飲料早該戒了,但它的分類可一點也不麻煩。
23Q:你看,這是我今天早上在微信上看到的珍珠奶茶分類方法:“第一步先將剩余奶茶倒入下水口;第二步將“珍珠”、水果肉等殘渣丟入濕垃圾;第三步把杯子、吸管丟入干垃圾;第四步,如果是帶蓋的杯子,塑料蓋可以歸到可回收垃圾。”這是真的嗎?
A:這是哪個段子手編出來的段子?喝不完的奶茶連同“珍珠”倒進濕垃圾桶,奶茶杯扔進干垃圾桶,就可以了。
24Q:聽起來還是有點復雜啊?為啥不能一塊扔?
A:如果你泡了一杯茶,沒喝完要怎么處理?茶水倒進水槽,杯子洗干凈收起來,茶葉渣你當然也不會任由它堵塞下水道。奶茶也是茶嘛!
25Q:你剛剛說奶茶杯要扔進干垃圾桶,可是我覺得它好像有利用價值,是不是可以算可回收物?
A:奶茶杯只是“看上去很美”。這類薄型塑料回收利用價值低,而且要清潔過后投放,以避免污染其他可回收物,所以建議還是直接扔進干垃圾桶就好啦。
26Q:吃飽喝足,我該回家擼貓了。說到這里,貓咪每天用的貓砂,算是什么垃圾?
A;干垃圾!不過,如果你用的是可降解的“豆腐砂”,那就要算濕垃圾了。
27Q:狗狗呢?狗狗的便便又怎么處理呢?
A:不屬于任何一種生活垃圾!想不到吧!
28Q:那該扔到哪?難道就地掩埋?
A:當然不是,我們推薦的方法是:把狗狗的便便帶回家,用馬桶沖掉!你想,從生物學角度,你和狗狗都是動物,你的便便進了馬桶,它的便便為什么就不能一起進馬桶呢?
29Q:有道理。當然,寵物不是家家養,但孩子就不一樣了。寶貝換下來的尿不濕,聽說是干垃圾?哪里干了?很濕啊!
A:哎,又是一個被誤導的。你還記得我剛剛和你是怎么說的?易腐爛的才是濕垃圾!尿不濕易腐爛嗎?所以它當然是干垃圾啦!
30Q:原來是這樣啊!按照這個原理,用過的餐巾紙、酒精棉花難道也是……
A:干!垃!圾!它們都是干垃圾!
31Q:你講的我大概搞清楚了。不過,太“偏門”的垃圾,又該怎么查詢它的分類呢?據說上海市民現在扔垃圾都會隨時帶個筆記本電腦上網查詢,這是真的嗎?
A:哪有這回事!現在,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開發了專門的生活垃圾分類查詢系統。只要有智能手機,就能實現輕松查詢。目前,該系統的查詢結果已根據市民查詢輸入陸續增加至5000多條!扔個垃圾還要背筆記本,不存在啦。
32Q:聽了那么多,你能不能教我些簡單易懂的垃圾辨別辦法呢?
A:那我就傳授給你一個“小豬佩奇分類法”吧。“豬能吃的叫濕垃圾,豬都不要吃的叫干垃圾,豬吃了會死的叫有害垃圾,可以賣出去換豬的叫可回收垃圾”。雖然未必完全準確,卻很直觀呢!
33Q:那除了“佩奇分類法”,你還有什么明白易記的垃圾分類口訣呢?
A:跟我來!第一句:可回收物記材質——玻、金、塑、紙、衣。
34Q:第二句呢?
A:第二句:有害垃圾記口訣——藥、漆、電燈,你可以記成要吃電燈。
35Q:要吃電燈……第三句?
A:第三句:濕垃圾記原則——易腐爛、易粉碎。
36Q:干垃圾呢?
A:第四句就是:其余都是干垃圾!
37Q:新知識太多,腦容量已告急。可以在家里的垃圾桶混裝干濕垃圾,再到垃圾站讓環衛工人現場分嗎?
A:當然不行!你在家里就應該準備兩個分別裝干垃圾和濕垃圾的垃圾袋,從源頭上開始垃圾分類。否則,環衛工人有權拒收你的垃圾!
38Q:看來我要多備些垃圾桶和垃圾袋了。一個袋裝干垃圾、一個袋裝濕垃圾。然后分別扔進不同的垃圾桶,對不對?
A:你漏了很重要的一點,濕垃圾在扔進垃圾桶之前要“破袋”!
39Q:這是什么操作?
A:濕垃圾投放時,需要破袋投放,即打開塑料袋,把濕垃圾倒入濕垃圾桶中,然后再把塑料袋放入干垃圾桶內。
40Q:垃圾要分類,裝垃圾的垃圾袋難道也要分類?
A:你不知道吧,萬物皆可分吶!濕垃圾如果前期不破袋,那么在末端處置中,一方面塑料袋等雜質容易卡住濕垃圾處理設備,二來難降解的塑料袋也會大大影響濕垃圾的整體發酵,降低處置效率。
41Q:可是我怕破袋的過程弄臟了手……
A:現在,各個小區都在垃圾桶邊配了專門的洗手池。未來,你可以買不用破袋的“可降解垃圾袋”。它主要取材于秸稈中提取的木質素和生物降解塑料,可在自然條件下降解,最終產物為水和二氧化碳。聽上去很不錯呢!
42Q:我們討論干垃圾、濕垃圾討論得那么熱烈,好像忘了另外兩個小伙伴——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他們又該去哪兒呢?
A:我先告訴你怎么處理可回收物吧——可以賣錢!可以兌換積分!
43Q:這不是和過去把廢紙箱賣給廢品收購站一樣?
A: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現在,居民日常產生的“可回收物”可直接賣給廢品回收企業納入廢品回收系統。如果有開展兩網融合服務站點的小區,居民還可以將可回收物交投到站點,由保潔員分揀后納入廢品回收系統。聽上去是不是很高大上?
44Q:中午點外賣的餐盒,看上去好像很結實,我覺得有回收價值。不過以前收廢品的個體戶從來不會收這
UP:Period
DOWN:古交市揚塵治理推進會在西曲礦選煤廠召開